LED產業發展成為新亮點/LED大功率投光燈
來源: 作者: 時間:2012-11-05 瀏覽次數:
中山LED產業發展迅猛,當地LED產值規模年增長率超過35%。不過業內人士總結,中山LED產業總有點尷尷尬尬,表現為“三熟三澀”:產業集群最為成熟,但產品定位中低端的 “苦澀”;應用領域最為成熟,但在技術環節則顯示短板式的“干澀”;國內渠道鋪設成熟,但與強勢品牌對比又顯“羞澀”。
在傳統產業資源豐厚的包裹下,中山LED如何突圍而出呢?
產業集群成熟
三年前,進入中山小欖、古鎮、板芙、東升等鎮區的主干道,兩旁的廣告牌幾乎都被五金、燈飾、塑料、服裝、電子等幾大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品牌企業所“壟斷”。而今天再經此道,我們不難發現,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型廣告牌已經被LED品牌企業所“占領”。管中窺豹,可見中山LED產業規模已經成型。
梳理中山近三十年的照明產業史,早在10年前就已與LED產業有過“第一次親密接觸”,并不遜色于半導體照明重鎮-深圳。
從2009年中山定位LED應用作為支柱產業之時,便遭遇到來自全國各地傳統照明產業基地快速轉型,新興LED照明基地的異軍突起,甚至周邊區域的資源“瓜分”。
不過,無論是采訪本地老牌企業,還是外來創業者,都對政府以LED等節能光源來拉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給予厚望。
“擁有2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的中山,被譽為‘制造之城’,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一樣,同樣面臨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艱巨挑戰。”中山市副市長馮煜榮今年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說道,按照中山“十二五”規劃,在未來5年至少要培育出燈飾、家電這兩個‘千億傳統產業集群’。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至今,加上傳統照明和燈飾企業轉型或涉足LED,中山本地僅新增LED照明成品企業就超過1000家。“可是數量不等于質量,這其中90%以上的企業都是跟風上馬,相當部分還是作坊式或者炒貨式的新進入者,更別提研發和品質了。”中山市照明電器協會會長、華藝燈飾集團董事長區炳文對《高工LED》記者說道。
讓我們用幾組數據來“量度”一下中山LED產業:
2011年中山LED產業總產值約為300億元,注冊的LED企業數量超過1500家,而在古鎮鋌而走險的“三無游擊隊”也有數百家,平均下來每家企業僅分得一二千萬元的年銷售額。
中山有著令人艷羨的綜合銷售平臺,但門市租金動輒每月300到400元每平方米的租金卻是企業產銷成本的近三分之一;專業燈具賣場不下十家,但無一是專注LED品牌和光效體驗的賣場;每年新增中小企業數百家,但也有近百家有實力自建廠房的企業外遷到江門等周邊地區;一批年產值數億元的LED企業正在茁壯成長,但仍沒有出現具備全國影響力的龍頭品牌和上市公司。
“雖說中山LED產業發展比較迅速,但目前仍是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產業集群的草根氣息還是比較濃厚,當然這也成就了中山在下游應用領域和全國銷售渠道的率先突破。”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長董才總結道。
鎖定應用
“其實,中山LED產業更多是依托在傳統照明燈飾產業升級的基礎上,目前實力較強、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仍是來自傳統照明轉型的企業。”在中山打拼近30年的華藝集團董事長區炳文說道。
20世紀70年代末,中山傳統照明產業就是依靠古鎮幾個供銷員“提燈走天下”逐漸開拓而成,到20世紀90年代初,當地形成了約有300家門市部的燈飾一條街,至此古鎮燈飾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2002年,國內家居建材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中山古鎮也在當年獲得了“中國燈飾之都”的稱號,每年一屆的燈博會影響至今。期間,不少照明燈飾企業也開始從“坐商”轉向“行商”,在全國各地發展代理,開拓渠道,部分企業更聘請明星代言,開始由行業品牌向大眾品牌過渡。
包括華藝燈飾、品上照明、泰騰燈飾、歐曼科技照明、小白龍照明、民光照明、冠華照明、宏光照明等一大批照明燈飾品牌均已在國內外擁有數百甚至上千個渠道網 點。加上近200家專業的燈具物流公司為企業提供廉價的物流服務和“代收墊付”的交易支持,以及六大燈具配件交易市場極大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這些都為中山LED與傳統照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LED是節能光源,與燈具結合便可以產生新的利潤增長點。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對中山打造LED應用產業基地的目標高度認同。”中山市半導體照明協會會長杜姬芳說道。
而據董才副局長介紹,目前中山市政府已經規劃了沿古神公路建成涵蓋小欖、古鎮、橫欄、板芙等多個鎮區的中山LED產業帶,形成以LED封裝和LED照明燈具為主的LED應用產業鏈。按照規劃目標,2012年中山LED產業將實現產值500億元。
表格1:中山、佛山、深圳三地LED產業情況對比
傳統“包袱”不輕
今年,廣東省政府公布了《推廣使用LED 照明產品實施方案》, LED產業到“十二五”期末預計實現年產值5000億元以上。政策公布之后,深圳、中山、佛山、江門、惠州等產業基地都摩拳擦掌。
面對這樣一個大蛋糕,中山市政府從中分一杯羹的目標非常明確。廣東省半導體光源產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山對于LED產業有點“企業不急政府急”的狀態。
“中山的傳統燈飾企業非常強勢,生產LED的企業都是做傳統燈飾起家,而并非專業做LED出身。”上述負責人表示,由于傳統燈飾業務本身仍然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企業不會放下一個仍有利潤的業務,而把全部資源投入到LED,因此這樣可能會拖慢中山LED產業的整體發展進程。“其他城市很多企業都是一上來就直接做LED的,因此不會像中山企業這樣有所顧慮。”
而對于中山選擇以封裝、應用等相對下游的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方向,上述負責人表示,雖然這兩塊適合目前中山的產業現狀,但門檻低就意味著將面臨內外部的大量競爭者。
“目前中山LED企業確實良莠不齊,而且不少本地依賴土地收租的業主和傳統花燈企業都來湊熱鬧,傳統管理模式、抄襲慣性、低價策略等慣用伎倆大行其道。這些都嚴重制約了中山LED產業的持續競爭力。”中山泰騰燈飾董事長湯士權無奈說道。
激進心態容易“超載”
“現在中山的企業動輒就喊出打造LED主流品牌的口號,部分整體家居照明企業迫不及待全盤上馬LED家居照明,這種無視終端乏力,技術儲備不足卻為求營銷噱頭的心態很有問題。”區炳文對中山LED產業的激進心態表示擔憂。
據了解,不少傳統燈飾照明企業急于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尤其是近年來燈具銷量受到房地產高壓調控的不利影響,家居照明企業紛紛企求通過短期的營銷戰術快速切入LED領域。包括冠華照明、DTL照明、歐特朗照明、愛德華家照明、華泰照明在內的多家家居照明企業或全面轉型,或另設新品牌運營,或上馬LED商照產品。
其實不單是家居照明產品眾多,即使商業照明、甚至護眼臺燈等單品,其LED產品線也相當豐富。如果企業轉型過快必定依賴OEM供應。而LED燈具在設計、配套、生產、售前、售后等環節都會有所不同,對于企業而言還需要一段適應時間。
據區炳文介紹,華藝集團2007年進入LED,最早是與中山大學合作,參與了奧運會鳥巢項目的LED照明設計和供應,足足用了三四年的時間來證明從傳統光源轉向LED的可行性。同時,公司在渠道推廣上也相對謹慎,目前僅在100家 “店中店”,單獨開辟25平米的體驗區,讓消費者現場體驗LED戶外和家居照明的節能和智能化優勢。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家標準缺失,各地的檢測手法不一,消費者也覺得對LED更是迷茫。家居照明和家居燈飾的個性化造型千變萬化,產品生命周期相對較短,而且價格不菲,以前傳統光源壞了,五金店都可以買來替換,而LED光源或LED驅動等電器元件壞了,消費者無法替換光源或維修,這對終端售后和企業庫存又是一大考驗。